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
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
保存桌面
手机浏览
联系方式
会员中心
协会精选
行业聚焦
协会活动
技术前沿
公益活动
交流合作
企业走访
人物访谈
企业风采
协会信息
协会查询
数字科技
房地产
生活消费
高端制造
IT通信
互联网
企业服务
基础建设
零售批发
旅游餐饮
文化娱乐
艺术出版
食品饮料
消费电商
金融贸易
先进制造
生物医药
汽车工业
重型工业
民生服务
建筑建材
农林牧渔
水利水电
峰会活动
项目库
机构库
发现更多
方案
动态
招募会员
产品服务
搜索
高级搜索
首页
协会查询
首页概览
最新动态
单位介绍
联系方式
首页
>
最新动态
>
深化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发力点在哪儿?
最新动态
深化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发力点在哪儿?
2024-12-05
6
能源安全新战略和“双碳”目标战略深入实施背景下,能源法、《关于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意见》等陆续出台。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对煤炭提出了哪些新要求?进一步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发力点在哪儿?在日前举办的第七届中国国际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展览会上,院士专家掀起“头脑风暴”、分享真知灼见。
“做到清洁高效开发利用,煤炭本身就是清洁能源”
“低碳化过程中,我国采用的主要是电力替代方法,但制约因素明显。一方面,新能源全面安全可靠替代的技术体系尚未形成,抽水蓄能和气电等灵活性电源占比不到6%,主要依赖煤电承担调峰任务;另一方面,关键矿产供应短缺增加了地缘政治风险。”中国煤炭科工集团煤炭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首席专家吴立新指出,“我们需要大幅替代煤炭,但过程中又离不开煤炭。”
今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出台《关于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意见》。在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看来,这是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的明智之举。
“新能源快速发展,有个‘靠天吃饭’的问题,尤其是风电、光伏。因此,要依靠煤炭作为储能和调控的重要手段,支撑新能源的发展。”吴吟表示。
能源的经济性受到极大关注。“要以新能源与化石能源协同、能源与产业协同、能源与气候协同为抓手,促进能源包容、公正和韧性转型。”吴吟说。
对此,吴立新表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在低碳转型和能源安全中的兜底保障作用正在增强。
“关于煤炭的发展战略,近期是能源保供主体,中长期是降碳主力军、能源安全的压舱石和稳定器。”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说,如果做到清洁高效开发利用,煤炭本身就是清洁能源,未来新型能源体系中应该有煤炭的一席之地。
吴吟认为,新能源发展的过程,也是煤炭寻求低碳化突破和找到新应用场景的过程。
“未来煤炭将发展成煤基清洁能源和原材料综合体”
谢克昌表示,新型能源体系的核心内涵是安全高效、清洁低碳、多元协同、智能普惠,这对煤炭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安全高效方面,要提高煤炭安全供给弹性,推进煤基能源发展。
在清洁低碳方面,要推进煤基能源体系的清洁利用及上下游环节的深度脱碳,与其他零碳甚至负碳技术领域耦合发展,如煤化工与绿氢耦合发展等。
在多元协同方面,要以煤为基,以能源技术创新为引领,推动多种能源的互补融合,包括物理开采与化学开采协同,地面开采与地下开采协同,固态、液态与气态能源协同,低碳排放与零碳排放协同,煤炭与新能源协同。
在智能普惠方面,要以数字化、智慧化和网络化技术为突破口,推动能源系统与信息技术集成,打造整个系统节能高效、经济成本合理、用能公平均衡的普惠能源体系。
“随着科技的进步,特别是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应用,新能源与煤炭协同发展的模式可能发生变化,但一定会沿着更加节能、减污、降碳的方向变化。”吴吟说。
面对新时代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高效率、高品质、高循环“三高”和低消耗、低污染、低碳排放“三低”的特征,吴立新表示,要提高煤炭供给能力,提升煤炭弹性供应调节能力,提升供给过程质量,提升煤炭洗选水平,推进煤炭转化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等。
“我们要实现煤炭的绿色智能开发,避免对生态产生过大的影响。一是把智能绿色安全集约开发理念贯穿全过程。二是在开采方式上变革,通过智能开采实现柔性供给,通过智能化方式、绿色能源利用实现低碳开采。”吴立新说。
另外,未来煤炭要向原料转型,洗选非常关键。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发布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2023年度发展报告》指出,截至2023年,全国在运行规模以上选煤厂有2400多座,比2016年增加近400座。
“要为下游转化提供不同质量的煤炭产品,将煤的不同组分分离,将煤及其共伴生矿物分离,以适应下游不同组分的利用。”吴立新表示。
与会专家指出,煤电的二氧化碳排放占比较高,提升燃煤发电高效灵活清洁低碳发展水平是重要抓手。今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提出通过生物质掺烧、绿氨掺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的方式推动煤电清洁低碳转型。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不仅涵盖生产端和加工过程,更贯穿使用端和消费领域全过程。”一位专家表示。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2023年度发展报告》也从生产侧、加工侧、消费侧等方面给出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具体路径。
煤炭生产侧要优化生产系统、更新高效装备,降低电耗总量和能耗强度;高效生产和洗选加工(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发展分布式光伏自发自用,提高绿色电量占比;加强煤矿乏风瓦斯销毁和余热利用,减排降碳;加强沉陷区、矸石山、露天排土场复垦绿化,增加碳汇等。
煤炭加工侧要提高燃煤发电效率;提高现代煤化工转化比例,拓展新的煤炭利用途径;发展碳含量高的大宗化工原材料及煤基碳材料(煤基新材料);现代煤化工与清洁能源电解水制氢耦合发展,实现“厂内碳中和”等。
煤炭消费侧要助力用户采用高品质商品煤、提高燃烧效率;发展纯氧燃煤发电技术,降低碳捕捉成本;积极与蓝氢、绿氢耦合发展,实现“园区碳中和”等。
“未来,我国煤炭工业将发展成为煤基清洁能源和原材料综合体,主要煤炭矿区和煤炭企业既有优质的商品煤产品,又有高品质的电力、热力产品;既有清洁化的燃油、燃气产品,又有品质优良的各种煤基化工原材料产品;既有高效的农用化肥、土壤改良剂,又有各种利废绿色建筑材料,全面实现煤炭工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刘峰说。
记者:
尚军梅
本文刊登于:中国煤炭报11月30日一版
全文内容请点击“阅读原文”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